首页 >> 服务领域 >>最新推荐 >> 环境应急预案
详细内容

环境应急预案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者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概念,有别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便于企业和环保部门的执行和管理。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如何定位?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重点是现场处置预案,侧重明确现场处置时的工作任务和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所作的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1)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类型,应包括被考虑的最严重事件;
    2)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发生的过程;
    3)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
    4)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有毒、易燃、爆炸);
    5)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气体或蒸发液体);
    6)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
    7)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
    8)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
    9)事件之间的联系;
    10)每一个事件的后果。
    为了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重点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2.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
    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单位、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在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及事故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内容:
    (1)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
    包括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
    (2)危险报警
    1)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报警装置以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情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使其能迅速做出相应决定。
    2)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 电话直呼

    • 15996244322
    • 15851848218
  • 扫一扫 添加微信

seo seo